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免洗洗手液已成为很多人出门必备的“洗手法宝”,只要在手心里挤上一点,再随意揉搓两下就能结束手消。这样快速洗手真的能做好手卫生吗?
为什么免洗又杀菌?
依据《免洗洗手液》(GB/T 43718-2024),所谓免洗洗手液,是指免水冲洗的具有清洁、抑菌和杀菌功能的洗手液。
目前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因其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是以酒精为主,以甘油为辅;一类是 以季铵盐类(如苯扎氯铵、苯扎溴铵)为主,搭配中链甘油三酯、柠檬酸三乙酯等脂类。
酒精、苯扎氯铵主要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,甘油、脂类可以保护皮肤,而酒精及挥发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带走污垢。
抑菌、抗菌,哪个好?
当我们需要更强效的手部清洁时,往往会用到带有抗菌/抑菌功能的洗手液。标准规定,免洗洗手液按功能分为三类:普通型产品、抑菌型产品和抗菌型产品。
《免洗洗手液》(GB/T 43718-2024):抑菌型及抗菌型产品技术要求
对于免洗洗手液而言,抑菌型的抑菌率需要达到50%以上,而抗菌型洗手液的杀菌率需要达到90%以上。
可以消灭哪些病菌?
依据《醇类消毒剂卫生要求》(GB/T 26373-2020)、《手消毒剂通用要求》(GB 27950-2020)中提出的明确要求,手消毒液必须达到杀灭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及一些自然菌的标准。标注有灭活病毒作用的,需要开展对应微生物的杀灭试验。
杀灭微生物指标
选购注意事项
认准“卫消证字”
洗手液有“卫妆准字”和“卫消证字”两类,持有“卫妆准字”批号的洗手液属于化妆品范畴,不具备杀菌、抑菌功效,主要是起到清洁去污的作用。
“卫消证字”洗手液在清洁的基础上增加了杀菌作用,能帮助杀灭或抑制常见致病菌。这类洗手液需要将产品送检,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检验,取得卫生许可证和“卫消证字”许可批件后,才允许生产和销售。
注意有效浓度
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十版)》中明确提到:75%乙醇可以有效灭活病毒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75%浓度的酒精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建议,选择60%~80%的酒精浓度都可以,浓度太高反而效果不佳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 75% 指的是体积分数,在产品上通常用(V/V)表示,而有的产品上是用质量分数(W/W)表示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
换算一下,75% 体积分数(V/V)相当于 67.8% 质量分数(W/W) 。也就是说,大家看成分表,70%—75%(V/V)的也行,62.4%—67.8%(W/W)的也行。
大家出行时需要注意,火车、飞机对于免洗洗手液的携带有一定限制。依据《铁路旅客禁止、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》,消毒凝胶(免洗洗手液)属于“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”,每人限带1件,且容积不能超过100毫升。对于飞机而言,酒精含量>70%的免洗洗手液是不允许托运和随身携带的。
来源: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、消费指南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