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,过去人们总是将肥皂称作胰子,至于这么叫的原因,却很少人提及,所以,一直困扰了我好久。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。
不过呢?答案已经被我找到啦,今天,就来聊一聊这个神秘的胰子。
一千五百年之前的南北朝时期,贾思勰在《齐民要术》中详细记载了猪胰脏的去污功能。那时,人们就开始以猪胰脏为主要原料,将其去脂、研磨后,加入豆粉以及丁香、檀香等香料,捏制成球型,晒干后作为清洁用品使用,其学名就叫澡豆。后来,人们将珍珠粉、冰片、玉屑、皂角、阿胶、糯米等配料加入其中,使其具备了美白、增香、去粉刺等效果。但由于制作成本高昂,早期只有权贵阶层方能享用,民间一般用呈碱性的洗米水、草木灰水等洁面或洗澡。唐朝中期,孙思邈将简化、廉价版的澡豆制作方法记录在《千金药方》中,从而推动了澡豆在民间的传播和普及。
由于澡豆主要是猪胰脏做成的,明清时,百姓就将其简称为“胰子”,后来,大家就一路这么叫下来啦。
哦,对啦。在澡豆不普及时,很多人由于没有见过,还闹出很多笑话。比如,《世说新语》中记载,王敦刚迎娶晋舞阳公主时,还不熟悉宫中的用品,某日他如厕完,见一侍女用琉璃碗盛澡豆,另一侍女用金澡盘盛水,于是,误将澡豆当作食物吃掉,引得侍女连连偷笑。从此,也留下了“澡豆为饭”这一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