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前几天,我一朋友在家做饭,不小心被热油溅到了手上,当时那叫一个疼啊。然后他下意识地就跑去厨房找牙膏,准备往烫伤的地方抹,好在他老婆反应快,赶紧拦住了他,这才没酿成大错。这事儿可把我惊到了,看来很多人对烫伤急救的正确方法还不太清楚,尤其是这涂抹牙膏的 “老偏方”,简直是深入人心啊,今天咱就好好说道说道。
咱先来说说为啥烫伤后不能抹牙膏。其实啊,牙膏这东西,它的本职工作是清洁牙齿,可从来没被赋予治疗烫伤的重任。虽然涂上牙膏后,短时间内可能会感觉凉凉的,好像疼痛减轻了一些,但这只是一种错觉。从专业角度来讲,牙膏里的成分,像薄荷、香料啥的,不仅对烫伤伤口没有任何治疗作用,反而可能会刺激伤口。要是本身对这些成分过敏,那可就更惨了,过敏反应一来,伤口只会变得更严重。而且,牙膏涂抹在伤口上,会形成一层黏糊糊的膜,这层膜会阻碍伤口的散热,让热量在伤口处持续积聚,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。另外,大家别忘了,牙膏在生产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,很难保证是绝对无菌的。把它涂在烫伤的开放性伤口上,就相当于给细菌敞开了大门,大大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。一旦伤口感染,那红肿、疼痛加剧不说,还可能化脓,不仅会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,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,危及生命啊!
还有一点特别重要,对于比较严重的烫伤,比如伤口已经出现水疱、皮肤破损,或者伤口面积较大时,涂抹牙膏会完全掩盖伤口的真实情况。大家想想,医生看病,得先准确判断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对吧?可这牙膏一涂,伤口被遮得严严实实,医生根本没法第一时间准确判断烫伤的程度,这无疑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那烫伤后到底该怎么办呢?其实啊,方法并不复杂,记住 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 这五个字就行。就拿我朋友被热油溅到的事儿来说,他老婆当时的第一反应就特别对,赶紧拉着他把受伤的手放到水龙头下,用流动的凉水冲洗。这第一步 “冲”,可是烫伤急救的关键。流动的凉水能够迅速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,降低皮肤的温度,从而减轻高温对皮肤深层组织的进一步损伤,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疼痛。一般来说,冲洗时间要持续 15 到 30 分钟左右,大家可别觉得时间长,这对减轻烫伤程度非常重要。而且冲洗的时候,水流别太急,不然会对烫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。
等冲洗得差不多了,接着就要进行第二步 “脱”,也就是小心地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。这一步可得格外小心,如果衣物和皮肤粘连在一起,千万千万不能强行撕扯,否则很容易把皮肤撕脱,加重伤势。这时候,家里有剪刀的话,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衣物,尽量保留粘连的部分,然后交给医生处理。要是手指上戴着戒指,或者手腕上戴着手表啥的,也得第一时间取下来,不然等烫伤部位肿起来,这些东西就会勒得血液循环不畅,后果不堪设想。
完成冲洗和脱衣后,就到了第三步 “泡”。把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,水温大概控制在 10 到 15℃左右就行。浸泡能进一步降低皮肤温度,持续缓解疼痛和肿胀。浸泡时间也得根据烫伤程度来定,一般 15 到 30 分钟。不过要是烫伤面积比较大,或者伤者年龄小、体质弱,浸泡时间可别太长,不然容易引起体温过低。
泡完之后,第四步 “盖” 也很关键。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毛巾轻轻覆盖在烫伤部位,注意啊,千万别用有绒毛的织物,不然绒毛粘在伤口上,到时候清理起来可就麻烦了。覆盖伤口主要是为了避免伤口感染,保持伤口清洁。要是没有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,用保鲜膜或者干净的塑料袋临时覆盖一下也行。
最后一步 “送”,这得看烫伤的具体情况。如果烫伤比较轻微,只是皮肤有点发红、疼痛,属于一度烫伤,那在家简单处理后,涂抹点烫伤膏就行,像湿润烧伤膏、京万红软膏、磺胺嘧啶银乳膏等,不过用药得遵医嘱。但要是烫伤比较严重,比如伤口出现水疱、皮肤苍白或者焦痂,烫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 10%(儿童是 5%),或者烫伤部位在面部、手足、关节、生殖器这些特殊部位,那就得赶紧送往医院,让专业医生进行处理。在送医的过程中,也要注意给伤者保暖,避免低体温。
家人们,烫伤在生活中太常见了,从厨房的热油溅出,到热水的意外泼洒,都有可能让我们受伤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方法,就能在关键时刻减轻伤痛,避免伤口恶化。所以,大家一定要把这些知识记在心里,也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。说不定哪天,这些知识就能派上大用场,帮助到需要的人。好啦,今天关于烫伤急救的知识就分享到这儿,觉得有用的朋友,赶紧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,点赞关注走一波,祝大家都平平安安,万事顺遂!